网站首页 资讯 热点 行情 地区 推荐 民宿 酒店 家居 度假 滚动
首页 >  热点 >  >  正文

日本获诺奖更易,科研差距大?-天天新资讯

2023-05-13 01:55:37来源:Hi科普啦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评选奖励系统,在促进人类科学研究与进步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个国家获得诺贝尔奖数量的多少,是衡量这个国家科研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但有个奇怪的现象,在诺贝尔奖项上,日本一直领先中国,日本还在 2000年提出未来50年再拿30个诺贝尔奖,而且已经在短短20年中完成了其中的20个 。


(资料图)

而中国在这20年间只获得数个诺奖,但综合国力和GDP却远远超越了日本, 那么这又是何原因,我们是否应该向日本学习,也制定一个拿诺贝尔奖的计划呢?

诺贝尔奖的数量能衡量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吗?

日本虽然在20年前便提出了50年拿30个诺奖的壮志,而且短短20年便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看起来在科研领域碾压了中国甚至是世界,但实际上这样的对比并不公平。

日本的经济腾飞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学科和人才也是在那时候初露锋芒。而到了新世纪初,这批人才才开始真正的崭露头角,这才促成了日本人在过去的20年间斩获了20个诺奖。

这是他们过去经济大发展和人才培养奠定的基础,是日本过去的辉煌, 反映的是他们的历史成就,而不是当下的成就 。

日本的诺奖代表的是其历史的成就,而非当下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直到新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实力、科研实力还有人才培养才开始腾飞,这也是为何我国在过去的20多年里,从GDP1万多亿美元,世界排名10名开外,发展到如今的GDP超过16.8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稳居第二的水平,20多年增长了近16倍。

而日本2000年时,GDP为4.97万亿美元,而2022年为5.1万亿美元,基本可以说是原地踏步。

中日经济规模与实力已拉开档次的差距

也就是说,日本20多年以来,经济并没有进步,而 经济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紧密相关 。日本在过去20年获得的20个诺奖,只是其过去牢固的科研基础下的开花结果的成果,而非这20年的成就,其科研实力并没有明显进步。

反观我国,从20年前从未有本土中国人涉足诺奖,到如今有2人获得,虽然数量尚显单薄,但已是初露锋芒。

随着我们过去20年在科研和人才领域的巨大投入,未来开花结果的日子并不远。这就如同日本一样,上世纪诺奖获得人数寥寥无几,但经过20多年的孕育,最终开花结果。

日本制定的诺奖斩获计划本身便脱离了诺奖的含义与初衷

我们应该学习日本那样,制定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宏图吗?

对此,笔者认为大可不必,诺贝尔奖的的初衷是肯定和激励那些为科学研究、各行各业和人类的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价值是科研本身,而非奖项。

我们看重诺贝尔奖,根本是重视科学研究,而非诺贝尔奖这一荣誉和那冰冷的奖杯。

而且从诺贝尔奖的获奖机制来说,它也并非是完全合理。日本为实现它30个诺贝尔奖宏远的计划,专门攻关了大量诺贝尔奖评委,而且还针对诺贝尔奖的评选机制来有选择的进行科研项目。

不可否认,获得诺贝尔奖的根本还是科研实力和结果,但是太过看重诺奖则是有些本末倒置。

中国芯是我国近年来科技发展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过去的20年是中国诺奖心辛勤耕耘的20年,由于 科研领域并非像经济领域那样立竿见影 ,而且未获得诺奖并不代表我们科研领域没有进步。

这也是为何过去的20年间,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而日本则停滞不前,几乎没有增长。日本人自称的“失去的20年”到底是体现在哪里?想必明眼人的心里都有答案。

所以,一个国家获得诺奖固然能够体现其科研实力的强大,但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我们要重视的是科研而非诺奖本身。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看待诺奖?

诺贝尔奖,归根结底是一项肯定某个人或者某个团队在某项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奖项,是一项激励奖项。它的核心在于重视科学研究,而非奖项本身。

本世纪初,当谈及诺贝尔奖,国人还多是崇拜的目光,但随着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后,随着越发熟悉和了解诺贝尔奖,我们也从之前的崇拜变为了今天的风轻云淡。

国人获得诺贝尔奖固然是荣誉加身,受到各方关注,但我们重视的是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过程,而非结果,我们重视的是诺贝尔奖得主的科学成就,而非奖项本身。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并不意味着不值得肯定,不如诺贝尔奖得主。

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的成就远超诺贝尔奖项本身

所有的科学工作者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受到尊敬。

我们目前身处在一个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航天工程、国防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我国这些行业近些年为世界带来的震撼和改变,并不比获得诺贝尔奖差多少,而对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更是远胜诺奖。

这就是我们看清诺奖,看淡诺奖,看重科学本身的结果,也是我们面对诺贝尔奖应该持有的态度。

参考资料:

[1] 扬亿财经:日本曾放话50年拿30个诺奖,已经过去20年,是否真的实现了?[J]百度新闻.2022年[08-16] [2] 参考消息:日本2021年人均GDP降至39803美元[J]参考消息2022年[12-26]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2年世界各国和地区GDP总量和人均GDP出炉.《世界经济展望》2022年[06-26] [4] 文娱搬运工:日本真的超过了中国,脑洞大开的日本迷之甩锅言论,“自愧不如”[J].经纬创投.2023年[04-13] [5] 科技袁人袁岚峰:50年拿30个诺奖,这样的壮志,中国该跟日本学吗?[J].今日头条.2020年[10-13]

标签:

相关文章

[ 相关新闻 ]